前列腺增生
子宫肌瘤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随全球人口老年化发病日渐增多。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随年龄递增,但有增生病变时不一定有临床症状。城镇发病率高于乡村,而且种族差异也影响增生程度。
良性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亦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5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在60岁以上的男性中,约有50%会表现前列腺增生症状,在80岁以上的男性中,约80%表现前列腺增生症状 。
良性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亦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50岁以上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在60岁以上的男性中,约有50%会表现前列腺增生症状,在80岁以上的男性中,约80%表现前列腺增生症状 。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fibroid)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很多患者无自觉症状,多通过体检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异常、腹部肿块、白带增多、下腹坠胀等表现。
相关产品
病因

前列腺增生给患者的家庭、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发现前列腺增生的症状要及早的接受检查,查明病因。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的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雄激素及其受体的作用、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生长因子神经递质的作用、前列腺间质腺上皮相互作用、验证因素这无大学说。

症状

前列腺增生如果没有注意治疗和保健,就会引发各种疾病,前列腺增生症状表现一般比较明显,需要患者多多留心。如果做到早发现前列腺增生,就能避免前列腺增生带来严重的危害。
当患有前列腺增生的男性久治不愈,就会出现前列腺增生伴钙化。前列腺钙化是前列腺发生炎症留下的疤痕,是前列腺结石的前兆,慢性前列腺炎常见的并发症。前列腺钙化灶是病菌的藏身之所,药物、微波等都是无法清除的,这也是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原因之一。以下来看看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排尿次数增多。无论白天或晚上,排尿次数比往常增多,远远超过了白天3至4次,晚上1至2次的正常情况,排尿时间间隔短,时时有尿意。
2、排尿踌躇不畅。当感到有尿意时,要站在厕所里等好一会儿,小便才“姗姗”而来,且尿流变细,排出无力,射程也不远,有时竟从尿道口线样滴沥而下。常言道:“人老肾气衰,屙尿打湿鞋”,其实是前列腺增生的表现之一。
3、夜间尿失禁。夜间睡觉时,尿液不受控制地自己流出来,严重者大白天时也会有这种现象发生。
4、排尿疼痛与尿急。膀胱里尿液排不干净,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出现尿痛尿急的现象。
5、排尿中断。前列腺增生后,尿液里的结晶体容易凝集形成膀胱结石,造成排尿突然中断,老年人排尿中断和出现膀胱结石是前列腺增生的“强烈信号”。
6、经久不愈的脱肛、便血或发生“小肠气”。这是由于长时间排尿不畅,腹部压力增高所引起的。
7、性欲亢进。前列腺增生患者早期可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性欲增强,或者一贯性欲平常,突然变得强烈起来。这往往是由于前列腺增生,使前列腺功能紊乱,反馈性地引起睾丸功能一时性加强。
诊断

由于尿路梗阻的程度不同,下尿路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相同,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急性期治疗
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急性尿猪留需要及时就医,给予急诊导尿处理,必要时还可行膀胱穿刺造痿。
一般治疗
观察等待:包括患者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定期体检等。由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程较长,有调查显示,前列腺增生患者只有少数出现尿猪留、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如果症状轻微,生活质量未受明显影响,可以选择观察等待。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a-受体阻滞剂
具有松弛尿道平滑肌,从而达到缓解膀胱出口梗阻的作用,适用于伴有中-重度下尿路刺激症状的患者常用药包括选择性a1受体阻滞剂(如多沙凑、特拉凑)和高选择性a1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服药后需注意头晕、头痛、乏力、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5a-还原酶抑制剂
通过降低前列腺内的双氢睾酮含量,从而缩小前列腺体积,适用于治疗前列腺体积较大,同时伴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的患者。常用药物有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等。服药后需注意勃起功能障碍、性欲低下等不良反应。
M受体拮抗剂
能缓解逼尿肌过度收缩,降低膀胱敏感性,从而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频、尿急或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适用于前列腺体积较小,尿路梗阻不严重的患者。常用药物有托特罗定、索利那新、奥西布宁等。服药后需注意口千、便秘、排尿困难和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尿漪留、胃猪留、窄角性青光眼以及对M受体拮抗剂过敏者禁用
植物药和中药
可有效缓解下尿路症状,没有明显副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复杂,目前难以判断具体成分的生物活性和疗效的相关性。
手术治疗

对于中、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者,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发生至少一次以上尿猪留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

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是指经过尿道插入电切镜来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目前TURP仍是前列腺增生治疗“金标准”。可以迅速缓解排尿困难等症状,患者手术后尿流率明显提高。少数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逆行射精、尿失禁、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等并发症
2、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 (TUIP)
是指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在前列腺上做几个小切口从而使尿液更容易通过尿道。主要用于小体积或高龄高危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相比,并发症更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缩短,但远期复发率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高。
3、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
主要适用于前列腺显著增大的患者,特别是合并膀胱结石或膀胱憩室一期手术者。开放手术的出血量、输血率和住院时间高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现在已较少使用。
4、经尿道激光手术
经尿道途径,在膀胱镜观察下,借助激光能量,使前列腺组织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汽化的手术操作,从而解除梗阻。该手术近年来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重要的治疗方式,根据激光器的类型,可分为绿激光汽化术、铥激光汽化术、半导体激光切除术和钬激光切除术等。适合于绝大部分前列腺患者,尤其是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龄、贫血、重要脏器功能减退等)。术中出血相对较少,切除前列腺组织更彻底,有取代TURP手术的趋势。
5、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 (TUVP)
是指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的基础上,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与前列腺组织接触时使组织汽化。适用于凝血功能较差的和前列腺体积较小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其止血效果更好,远期并发症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相似。
6、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TUPKP)
TUPKP是使用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通过尿道插入的电切镜,利用双极电极在生理盐水中激发形成的等离子体能量切除前列腺增生腺体。具有术中及术后出血少,降低输血率和缩短术后导尿及住院时间等优点。
7、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TUKEP)
TUKEP可将前列腺于包膜内切除,具有切除前列腺增生组织更完整、术后复发率低、术中出血少等特点。
病因

子宫肌瘤是怎么引起的?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明了。因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退,提示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激素相关。此外,研究发现遗传因素也可影响子宫肌瘤发病率。

子宫肌瘤的原因包括以下三大类:
一般因素

· 年龄:子宫肌瘤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女性身上,多见于30-50岁女性,很少见 于青春期女性患有子宫肌瘤,绝经后子宫肌瘤发生萎缩或者消退。

· 肥胖:肥胖可引起代谢紊乱,导致孕激素周期性调节缺乏,引起月经周期异常,影响排卵,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 妊娠、流产史:无孕产史的女性比有孕产史的女性患子宫肌瘤的几率要大高,发病年龄要早,主要是因为经产能增加女性身体的孕激素。

· 吸烟、喝酒:吸烟、喝酒容易诱发子宫肌瘤,有研究表明,每天抽1包烟的女性,其患子宫肌瘤的几率是不抽烟女性的6倍。

激素水平

· 雌激素低:生物化学检测证实肌瘤中雌二醇的雌酮转化明显低于正常肌组织,肌瘤中雌激素受体浓度明显高于周边肌组织,故认为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 孕激素低。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刺激肌瘤生长的作用。如果女性体内孕激素水平低,则容易诱发子宫肌瘤。

遗传因素

· 细胞遗传学显示25%-50%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如染色体片段位置互换、染色体长臂重排或部分缺失等。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多发性子宫肌瘤是由不同克隆细胞形成。

· 该病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

· 有些患者存在子宫肌瘤,但无自觉症状,通过体检才能发现,部分人群甚至终生未发觉患病,故临床报道的子宫肌瘤发病率远低于真实发病率。目前估计生育年龄的妇女患病率可达25%,根据尸体解剖统计的发病率可达50%以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0.1%-3.9%。

疾病类型
肌壁间肌瘤
发生率为60%-70%,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被肌层包围。
浆膜下肌瘤
发生率约为20%,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出子宫外表面,表面被浆膜覆盖。 肌瘤与子宫相连称为带蒂浆膜下肌瘤;若与子宫分离、脱落,称为游离性肌瘤;若肌瘤位于宫体侧壁,向宫旁组织生长,突出于阔韧带两叶之间,称阔韧带肌瘤。
黏膜下肌瘤
发生率约为10%-15%,肌瘤向宫内生长,突出于宫腔,表面被黏膜覆盖,可引起子宫收缩,还可经宫颈口挤入阴道。
症状

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如有症状则与肌瘤生长部位、速度、有无变性及有无并发症关系密切,而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相对较小。患有多个浆膜下肌瘤者未必有症状,而一个较小的黏膜下肌瘤常可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过多。如果发现有这些症状, 应该予以重视,以免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的症状包括以下几种:

月经不调
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的月经不调症状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大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黏膜下肌瘤伴有坏死感染时,可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血样脓性排液。长期经量增多可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下腹包块
肌瘤较小时在腹部摸不到肿块,肌瘤逐渐生长,当其使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或为位于宫底部的较大浆膜下肌瘤时,常能在腹部扪到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为明显。包块呈实性,可活动,无压痛。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脱出于阴道外,患者可因外阴脱出肿物就医。
压迫症状
肌瘤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引起周围器官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贴近膀胱者可产生尿频、尿急;巨大宫颈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特别是峡部或宫颈后唇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大便不畅、排便后不适感;巨大阔韧带肌瘤。阔韧带肌瘤或宫颈巨型肌瘤向侧方发展,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使上泌尿路受阻,形成输尿管扩张甚至发生肾盂积水。
白带增多
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子宫或宫颈的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样白带;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溢液。
其它症状
包括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经期症状加重。肌瘤红色样变时有急性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及肿瘤局部压痛;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有急性腹痛;子宫黏膜下肌瘤由宫腔向外排出时也可引起腹痛。黏膜下和引起宫腔变形的肌壁间肌瘤可引起不孕或流产。贫血:由于长期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较严重的贫血多见于黏膜下肌瘤患者。
诊断

如何进行子宫肌瘤的诊断?子宫肌瘤可根据患者病史和体征进行诊断。
B超是最为常用的辅助诊断设备,应用最广、花费最少,是诊断子宫肌瘤最好的选择方法。它能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者液化、囊变等,并为区别肌瘤是否有变性提供参考,又有助于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
磁共振成像(MRI)可准确判断肌瘤大小、数目和位置。如有需要,还可选择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等协助诊断。

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检查可以大致了解子宫情况及肿块的大小、质地、数目、是否有粘连,还可观察子宫颈及宫颈就的中午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
在子宫肌瘤的精确定位是最好的方法,但由于它的费用较高而限制了临床的应用。
宫腔镜
在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形态、有无赘生物,可明确诊断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并可同时进行治疗。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CT血管造影和超声多谱勒技术
可以显示肌瘤和子宫外的血管供应,可用于子宫动脉血管栓塞等保守治疗前的评估。
腹腔镜
当肌瘤须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时,可行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子宫大小、形态、肿瘤生长部位并初步判断其性质。腹腔镜下也可同时了解输卵管的情况在月经干净3-7天内进行检查,腹腔镜当日清晨不要吃饭、喝水。
子宫输卵管造影
对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显影情况可了解子宫腔形态和输卵管是否通畅患者月经干净3-7天后可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前3日禁止性生活。
治疗

子宫肌瘤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症状及肌瘤的部位、大小综合考虑。

一般治疗

无症状的肌瘤患者一般无需治疗,但每3-6个月需进行一次肌瘤检查,当发现肌瘤增大或出现症状时可考虑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 存在月经过多、贫血和压迫症状,但不愿手术者;

· 在手术前,服用药物纠正贫血、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

· 肌瘤患者孕前,用药缩小肌瘤体积,做妊娠准备;

· 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服用一定药物预防肌瘤近期复发。 不能手术治疗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缩小肌瘤体积的药物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GnRH-a)
GnRH-a不宜长期持续使用,仅用于手术前的预处理,缩小肌瘤,降低手术难度。一般用3-6个月,以免引起低雌激素引起的严重更年期症状;也可同时补充小剂量雌激素对抗这种副作用。长期使用可引起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故不推荐长期用药。

2、米非司酮
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近年来临床上试用以治疗子宫肌瘤,可使肌瘤体积缩小。可作为术前用药或提前绝经使用,但不宜长期使用,因长期应用可增加子宫内膜病变风险。

3、改善月经过多的症状的药物
非留体抗炎药;
止血药,如氨甲环酸等
复方口服避孕药;
左快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包括肌瘤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可经腹部亦可经阴道进行,也可行内镜手术(宫腔镜或腹腔镜)。术式及手术途径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年龄、有否生育要求、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医疗技术条件等因素。以下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手术治疗:

· 因子宫肌瘤导致月经多、异常出血、贫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者;

· 因肌瘤造成不孕、反复流产;

· 肌瘤直径2-4cm,但有生育需求;

· 肌瘤过大,压迫膀胱、直肠,引发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 严重腹痛、性交痛或长期慢性腹痛、子宫肌瘤蒂扭转引起的急性腹痛。绝经后肌瘤继续生长着,疑有恶变。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绝大多数孕妇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定期监测肌瘤大小、与胎盘的关系及母儿状况。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1、肌瘤生长迅速,怀疑恶变;

2、肌瘤红色变性坏死,保守治疗无效;

3、发生肌瘤蒂扭转、继发感染,保守治疗无效;

4、肌瘤增大压迫邻近器官,出现严重症状。

肌瘤切除术

将子宫肌瘤摘除而保留子宫的手术,主要用于40岁以下年轻妇女,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适用于肌瘤较大;月经过多;有压迫症状;因肌瘤造成不孕者;黏膜下肌瘤;肌瘤生长较快但无恶变者。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多腹腔镜下进行切除,黏膜下肌瘤多采用宫腔镜下切除。

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症状明显者,肌瘤有恶性变可能者,无生育要求的病人。必要时可于术中行冷冻切片组织学检查。术前须排除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疾病的可能性。

肌瘤数目多、肌瘤直径大 (>10cm) 、特殊部位的肌瘤、盆腔严重粘连手术难度增大、未来妊娠有子宫破裂风险者及可能存在肌瘤恶变者,需进行开腹手术。

其他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 (UAE):通过放射介入的方法,直接将动脉导管插至子宫动脉,注入永久性栓塞颗粒,阻断子宫肌瘤血供,延缓肌瘤的生长,以达到肌瘤萎缩甚至消失。UAE目前主要适用于子宫异常出血导致贫血等有症状的子宫肌瘤。

不建议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用。

高能聚焦超声 (HIIFU)

海扶刀:在超声或MR引导下,利用高强度超声波聚集,作用于肌瘤,局部在肿瘤内部将温度提升到65°C以上导致肿瘤发生凝固性坏死而起到治疗的作用,发生萎缩,缓解症状。是种无创治疗,适用于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但有肌瘤残留、复发风险。

类似的治疗方法还有微波消融等。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